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育,尤其是立人之本的基础教育,担当着关键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育,尤其是立人之本的基础教育,担当着关键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彰显出基础教育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关键在于对“基础”的准确把握 基础教育要为教育强国树立育人起点。育人起点在于文化,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大厦的“地基”,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其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基础教育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学生的精神生活富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基础教育要为教育强国奠定思想基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格局。面对转型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调整,以党和国家的最新理念引导新一代青年形塑正确人生方向与价值准则,从精神层面筑基固本至关重要。基础教育需吸收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宝贵经验,守正创新,科学理解并阐释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本质,守好学生意识形态养育的第一道“关卡”。 基础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素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为实现这一使命,基础教育首先应当培养具有家国胸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肩负国民素质提升重任,是学生建立社会认知与道德品行的关键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身处全球化渗入与国际化竞争的新时代基础教育,也需在素质教育的发展方面实现跨越,走出特色道路。其次,基础教育应当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基础教育要帮助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有创新的行动和实践。只有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可能以求新求变的活力冲破守成的暮气,闯出创新发展的新天地。 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关键在于对“基点”的精准定位 基础教育需锚定高等教育的“龙头”,发挥基点的“船舵”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龙头”的角色与其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对基础教育具有引领作用。 首先,要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与重大变革,以把握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变”与“不变”。例如,高等教育强调高科技人才培养,这种趋势反馈到基础教育,或体现为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关注学生科学技能的掌握。而具体到微观层面,或表现为科学课程教学法的变革。 其次,要关注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转型,即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挖掘“龙头”对于基础教育的智库作用和智慧资源。高等教育研究涉及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果”,其“因”与基础教育相关联。因此,基础教育工作者也需“抬头看”,关注并思考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紧跟理论前沿,赋能基础教育的质量改进与提升。 最后,要打通与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教育合作必要且重要。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地,凝聚了不同领域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基础教育需积极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根据区域特性探索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模式,为大中小一体化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与技术支撑。 基础教育的基点定位之一是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基础教育要坚持学校为主体、与多方紧密配合的统一,既要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自的教育功能,又要互相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重构基础教育生态,提高基础教育效能,回归育人初心。 基础教育的基点定位之二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个体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社会转型、变革发展的原动力,新时代基础教育亟须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有所作为,如推进教育数字化、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服务等,培养孜孜不倦的终身学习者。 发挥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关键在于对“路径”的正确选择 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路径选择,需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核心素养是由不同思维、知识、技能综合而形成的集合体,基础教育不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终点,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开端,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是核心素养转化和落地的必经之路。换言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亟须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一与育人质量高度攸关的问题。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恰能够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思路。 然而在实践层面,受学科边界影响,基础教育容易将知识逻辑作为“五育融合”的实践逻辑,打造一种由“五育”构成的知识体系,不断对学生加以教学与训练,以此作为“五育融合”的教育结果。这种情况下,“规训”替代了“教育”,教育的修饰性超越了实用性,学生就成了纯粹的客体,就会背离“五育融合”的初心。 为避免陷入此类误区,从“五育并举”走向真正的“五育融合”,基础教育要进一步把握“五育”关联,探寻“五育融合”的实践逻辑。“融合”并非简单加法,不是开创各种融合课程、追求形式上的“融合”,而是要深入剖析各育的精神力量,从中汲取育人养分,进一步透视各育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中的价值,促成本质上的真正“融合”,最终取得“牵一育而动四育”的效果。 (作者:马春秀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密云区政府副区长) |